大家好!很高兴就“蜜蜂箱生巢虫了。里面有蜜蜂,如何更换新巢础”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蜜蜂箱内的巢虫,就是我们常说的蜡螟,它是蜜蜂常见的天敌害虫之一,特别对中蜂的危害特别巨大。在回答题主的问题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令人厌恶的害虫。
(一)蜡螟的习性
蜡螟有大蜡螟和小蜡螟之分,大蜡螟一年中可发生2~3代,而小蜡螟一年可发生3代。它们的危害对蜂群是差不多的,每年的5~9月是期繁殖的高蜂期。
蜡蜡一生可分为卵期,幼虫期(也就是巢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蛹羽化成飞娥)四个阶段。它们白天隐藏,夜晚活动,喜欢把卵产在蜂箱的缝隙里。蜡螟对温度较为敏感,在零下7℃时,以及零上50℃时,其各种虫体将会死亡。蜡螟是蛀食性昆虫,其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
(二)蜡螟的危害以及诊断
蜡螟的幼虫隐藏在巢脾里,啃食巢脾,并在巢脾间自由穿梭,严重影响蜜蜂幼虫以及蛹的发育。当然对此蜂群是不会坐视的,它们会啃咬封盖的巢脾驱干巢虫,使用巢房内形成“白头蛹”,此外由于巢虫在巢脾间来往穿梭,会使蜂群的巢房遭到严重的破坏,那么为了重新利用这些巢房,蜂群就会啃咬掉原有巢房重新筑造。这就将为蜂群增加额外的劳动负担,降低蜂群的生产力。巢虫严重时,可使蜂群产生飞逃情绪,引发蜂群飞逃。
另外巢虫也危害储存的巢脾,如果我们在储存巢脾时没有对巢脾进行杀虫处理,或者储存巢脾时没有密封好,那么这些巢脾就可能遭到巢虫的危害。它们会在巢脾上吐丝结网,使巢脾损坏严重,这样这些巢脾就会使去利用的价值。
(三)有巢虫的蜂群如何更换巢脾(础)
蜂群出现巢虫后,更换巢脾是比较好的应对办法,巢虫喜欢老旧的巢,并危害群势较弱的蜂群。那么首先我们应先抽出多余的空巢脾。事实上更换巢脾也不需要太多的特别。
更换用的巢础,一定要选用正规符合标准的巢础,质量低劣的巢础不容易让蜂群接受,另外更换巢础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巢础,因为巢础有中蜂巢础和意蜂巢础,工蜂巢础和雄蜂巢础之分。选好巢础之后,用细铜丝或细钢丝,将其固定稳当,且应保证巢础平整。
更换时,应分批更换。一般一次换一到两张,两天后更换第二次。如此类推,直到更换完全部的巢。事实上防治巢虫光靠换脾是很难达到效果,还需要对蜂箱进行更换才能达到效果。
对更换的蜂箱和巢脾可进行高温消毒。也釆用5~10g二氧化硫然烧,对蜂箱和巢脾进行30分钟的熏蒸。也可用5%的石灰水对蜂箱和巢脾进行浸泡30分钟。
(四)蜡螟的其它防治措施
①蜡螟的预防:除了更换巢脾,更换蜂箱彻底整治巢虫外,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保持蜂群的群势,强群遭遇巢虫的危害机率较小,且应保持蜂多于脾,或者蜂与脾相称。另外经常更换老旧巢脾。值得注意的是,蜡螟产卵一般都成虫潜入蜂箱后,在蜂箱的缝隙产卵,因此应严保蜂箱严实无缝,不留底窗,摆放蜂箱要前低后高,左右平衡。此外可利用蜡螟成虫的趋光性,可在夜间用灯光诱杀其成虫。
②蜡螟的治疗:对患有巢虫的蜂群,可用“巢虫净”5g加水1500mL,对巢脾进行喷治,待其晾干后再放入蜂箱。另外可用一些中药对蜂群的巢虫进行驱防,如用"八角"在蜂箱四周各摆两颗,一周左右更换一次。
对储存的巢脾,应用磷化铝熏蒸消灭蜡螟后,再把巢脾分类清理后,每个继箱放10张,箱体相叠,用塑料膜袋套封,并在每箱框梁上放一粒(磷化铝),密封即可。
总结,巢虫是蜂群常见的天敌害虫,对中蜂危害巨大,更换巢脾和蜂箱能有效减少巢虫的危害。另外平时注意培养强群,保证蜂箱中蜂多于脾,那么巢虫就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