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化,电商购物、平台配送等新兴业态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新就业群体已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的新型劳动者大军。
福城街道认真贯彻龙华区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利用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上楼入户的优势,积极开展“城市眼睛”社区治理项目,赋能新就业群体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市容环境、疫情防控等基层治理工作,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福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让身在异乡的骑士们体验家一般的温暖,让勤劳耕耘的“小蜜蜂”品尝收获的喜悦。
双向赋能 共建家园
今年下半年以来,福城辖区的居民们发现,在街头风雨无阻、争分夺秒的外卖员、快递员们跟以前相比有点不一样:他们在送货、送餐路上或休息之余,开始跟各类安全隐患、市容瑕疵、防疫小漏洞较上了劲。停车、摆好角度、照相、上传……一气呵成的熟练程度不禁让人觉得面前这位不是骑手,而是“兼职”的网格员。更让大家觉得“奇怪”的是,闲暇时间,往常在路边闲散席地而坐的骑手不见了,经过一番查探才发现,骑手们的电动自行车整齐地停在“暖蜂驿站”门口充电,“暖蜂驿站”里面则是休息放松的骑手,有些还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防疫和急救知识……
如同辛勤耕耘的“小蜜蜂”,骑手们自愿担任“流动网格员”成为社区治理的“移动探头”,开展“随手拍、随手传”活动,直报消防通道堵塞、重大安全隐患、市容环境等基层治理线索,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和精细化管理的一份子;他们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需求为导向,把老人、儿童、残疾人等作为服务重点,提供代办跑腿、公益宣传、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
截至今年9月上旬,不足半年时间,就有375名骑手主动报名化身“小蜜蜂”,组成“小蜜蜂”义工队17支,他们肩负起“流动网格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宣传员”等角色,行走在7个社区,活跃在11个事件处置微信群,累计反馈社区治理问题331条,参与2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近30人次,担负防疫卡点义务值守近110人次。
尊重奉献 共享成果
为让“骑行侠”的付出被认可,让“好小哥”的奉献被珍重,让“小蜜蜂”的奋斗更有底气,福城街道在全区率先上线“共建共治积分银行”小程序,建立线索直报“发现-核实-处理-积分”和服务项目“发布-认领-实施-反馈-积分”双流程线上便捷操作模式。目前,已有志愿服务、上报安全隐患等六类51个项目能够申请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工作生活用品、技能提升课程、医疗体验券以及公益停车场停车券等,促进公益换积分,积分促公益,形成爱的自循环。
在刚过去的中秋佳节,福城街道的7个社区党委为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小蜜蜂们”精心准备一系列意趣盎然的中秋活动:欢乐团建趴、中秋联谊会、表彰活动、“移动祝福行动”等,用快乐点亮他们的中秋佳节。据了解,中秋假期,福城街道严格落实防疫要求,累计开展相关表彰、关爱活动8场,送出订制月饼近400份,兑现各类微心愿近200个,基本实现辖区新就业群体全覆盖。
福城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福城将继续深化龙华区深入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增强群体的城市融入感和参与感,让“小蜜蜂”们既能“酿甜蜜”,更能“品好蜜”,让骑手小哥们在龙华这片奋斗热土上发光发热;未来街道还将推动更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以更加多元方式实现社会治理,让所有人更公平享受社会治理成果,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肖俊/文 记者 陈建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