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宏清
五峰地处鄂西南,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大量农村青年选择外出务工以提高现金收入,农村‘三留守’对象及特殊困难群体家庭成为一个较大的群体,备受社会关注。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首创‘三助·三有·三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工机构的作用,用心用情关注弱势群体,打通服务特殊困难群体‘最后一米’,助力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受到党委政府和困难群众的一致好评。据悉,该社工服务中心近日被评为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社工组织。
做细“三助”关注弱势群体
用心助老——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以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困难帮扶等为重点,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应援助服务,切实防范留守生活安全风险。
采花乡留守老人陈奶奶夫妇由于居住偏远加之年岁已高,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日常生产、生活用品存在购买难问题,社工通过探访了解了实际困难,从次月探访时便帮助他们代购肥料、菜种等生产生活物品。陈奶奶逢人便夸:“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这里交通不便,近3里路需要肩挑背驮,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用爱助幼——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主动对接乡村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机构等,根据儿童成长特点,制定了符合儿童发展的“大手拉小手”“与爱童行·益起成长”小组活动,积极引导留守、单亲儿童正确自我认识,勇于表达自我情感,增加同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儿童的融入和归属感、幸福感。
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五峰地处山区,山大人稀,加之经济不发达,许多农村儿童尤其是单亲、留守儿童会出现一些品行障碍,例如内向、自卑、孤独、不善于表达和与人交流等问题,我们开展这些活动,就是为了创造一些平台,给他们一些表达和互帮互助的机会,为儿童帮扶和品行修正提供参考和方向,促进这些儿童健康成长。”
用情助残——留守儿童已成为五峰农村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更有一些是残障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自理能力受限,生活单调,童年缺乏色彩。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根据儿童及其家人的需求制定了个案服务计划并开展跟踪服务,一个儿童一研究,一个家庭一措施,为残障儿童成长保驾护航,帮助其家庭缓解困难,为这些家庭注入了新的生活希望。
小C是一名双目失明的留守儿童,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生活单调,在生活自理和语言表达沟通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在了解情况后,益民社工服务中心及时介入,社工每月入户走访,与其家庭沟通了解实际需求,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利用增能理论,为其家人输入信心,与其家人达成了一致的服务目标,制定了服务计划,为培养小C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沟通能力共同努力,并积极为其链接特校资源。
做实“三有”服务中心大局
大事有社工——五峰作为原湖北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全县上下将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始终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积极贡献力量、发挥作用,依托村(居)骨干、志愿者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特殊群体探视探访、困难群众生活帮扶、三留守人员守望互助等系列社区活动和服务,逐步成为“三留守”关爱工作的“主力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难事有社工——“群众有难事,找益民社工”,这既是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的宗旨,也逐渐成为困难群众的认知。儿童邹某,母亲患精神疾病,父亲意外死亡,社工中心知晓情况后,主动对接县民政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协助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政策,切实解决了邹某的生活困难。
急事有社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地处重灾区湖北省的五峰人民的生产生活,严格的管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病毒的传播,但同时也让居住偏远的患病留守老人产生了购药的困难。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的电话询访就像一场“及时雨”,让留守老人看到了希望,社工中心通过多方资源链接,及时将“救命药”送到了留守老人手中。社工王书义感慨地说:“当接到这些老人打来的感谢电话,听着他们的千恩万谢,我明白了社工服务的意义,也坚定了我继续用心用情服务特殊群体的信心。”
做好“三进”助推社会治理
服务进山区——五峰山大人稀,居民聚落分散,为更好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就克服重重困难,在8个乡镇成立了社工站,选聘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当地情况的工作人员作为驻站骨干,确保乡镇社会工作全覆盖,切实帮助解决了乡镇工作机构延伸服务覆盖不深的问题,也为社工中心全面服务特殊困难群众打下坚实基础。
服务进社区——为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主动对接村(社区),结合居民需求,联合村(社区)围绕重要节日、社会关注、五峰特色开展形式丰富的社区活动,解决村(居)民的实际困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服务进小区——为营造幸福和谐居住小区,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深入小区进行调研,通过业委会挖掘社区骨干,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领带动小区居民开展服务,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作者系五峰益民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