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脱贫攻坚,他们冲锋在前;发展产业,他们奋勇争先;抗击疫情,他们勇毅“逆行”……长期以来,在筑城大地,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上先人一步、行动上先干一步,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奋战在各条战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广大党员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全力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本报今起开设“我是一面旗帜 我为你做实事”栏目,讲述全市各行各业党员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平凡故事,激励更多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勇挑发展重担,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四月的乡村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些天,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的村民正在忙着翻地,为接下来种植向日葵做准备。这是油菜村一个新的产业项目,因为有了之前养蜂产业的成功,大家对种植向日葵充满信心。
村民们的信心都来源于一个人,他就是贵阳市委政法委关爱中心后勤部部长、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第一书记雷鹏飞。
在油菜村,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雷鹏飞为“蜜蜂书记”。驻村三年来,雷鹏飞跑遍了每一户村民的家,带领村民发展蜜蜂养殖产业,让这个曾经落后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面对村民的困难,雷鹏飞尽心尽力地帮他们解决。
油菜村丫口组65岁的周元刚,家庭生活困难。面对生活压力,周元刚自强不息,靠四处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开支。雷鹏飞知道情况后,经常到他家了解情况,想方设法帮他解决困难。
“我家娃娃毕业以后,雷书记还帮忙介绍工作,娃娃可以挣钱了,我们的负担也轻了,感谢雷书记。”谈到雷鹏飞,周元刚有说不完的感谢的话。
在油菜村,许多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困难户只能靠打零工和务农度日,收入少且不稳定。如何让村民有稳定的收入?雷鹏飞冥思苦想,脑海里慢慢浮现出两个字:产业。
经过实地考察和调研,雷鹏飞把蜜蜂养殖作为油菜村的主要产业。为了让村民看到效益,2018年10月,雷鹏飞率先养起了蜜蜂,2019年4月就收获了第一批蜂蜜。雷鹏飞收割蜂蜜的当天,许多村民都来围观,乡里的买家也主动上门来购买蜂蜜,当天就卖了5000元。
雷鹏飞的成功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大家都陆续加入到养蜂行动中来。
“雷书记,我要养蜜蜂。”周元刚第一个找到雷鹏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年,周元刚养殖的4箱蜜蜂产出的蜂蜜就卖了3900元,这让他的家庭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老人高兴地说:“每次收割蜂蜜的时候,雷书记都会上门指导,让我们做好卫生。我们的蜂蜜质量很好,今年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人喝上我们油菜村的优质蜂蜜。”
“现在我们村的养蜂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满足,还要发展立体式多元化农业产业,让村民有更多的收入渠道。”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看着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民,雷鹏飞对油菜村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雷鹏飞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今年我们打算让村民种植向日葵,目前有30多户村民想要种植,总体规模在70亩左右,等到收获的时候,村民又会多一笔收入。”雷鹏飞说。
产业兴则百事兴。在雷鹏飞的规划里,油菜村将建设以繁蜂基地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区1个,同时发展刺梨、元宝枫、向日葵、南瓜等多种经济作物,实现立体式多元化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探索推行“1+1+1>3”即“刺梨种植+蜜蜂养殖+黄豆种植”立体式产业结构调整模式,打破以往单一的种养殖做法,可以实现效益互补,且能规避风险,带动果农、蜂农、豆农三丰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实现乡村振兴不断迈进。
■人物档案
雷鹏飞,贵阳市委政法委关爱中心后勤部部长,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第一书记,2005年参加工作,200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13年起,雷鹏飞连续8年在修文县谷堡乡索桥村、小箐乡岩鹰山村和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带领三个村脱贫致富。2021年,雷鹏飞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记者:李? ?伟
编辑:向昌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