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蜂培育期,蜂群盗蜂高发,盗蜂不仅会扰乱蜂场的秩序,给管理造成较大的麻烦,还给蜂群带来损失,甚至发展为逃群,因此,在蜂群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范盗蜂。
一、盗蜂预防的原则
1、预防为主。蜂群一旦发生盗蜂,不仅危害被盗蜂群,影响其他蜂群,也会造成本群蜜蜂极度兴奋,代谢加快,快速衰老,参与过盗蜂的蜜蜂,寿命不会长,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避免盗蜂发生。
2、预防盗蜂的关键是进行正确的饲养管理。盗蜂是蜜蜂的本能,盗蜂本能被激发的根源是养殖管理的不当或疏忽。蜂群的管理方法应正确,操作应规范。
3、杜绝或改善可能引发蜂群盗蜂的因素。改善可能引发蜂群盗蜂的内部因素(缺蜜、失王等)和杜绝人为因素(调脾、撒蜜、回蜂、风箱残破等)。
4、选择合适蜜粉源繁殖场地。在越冬蜂培育期,中蜂定地养殖,应有繁殖蜜粉源,意蜂应有中流蜜,既能满足繁殖需要,又能从根本上杜绝盗蜂发生。
二、盗蜂预防的措施
1、蜂箱严密,巢门安装防盗器。在任何时候都应保证蜜蜂养殖箱密封性好,尤其是中蜂,除巢门可以进出蜜蜂以外,蜂箱的其他部位无残破、裂缝,通风口应有细铁砂网。如果蜂箱达不到要求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在盗蜂高发的秋季越冬蜂培育期,蜜蜂采集工作量不大,应在巢门口安装防盗器或隔王片,并适当缩小巢门,中蜂巢门口安装防盗器能有效防止意蜂、胡蜂进入巢内,同时能阻拦吸饱蜜的作盗蜂出巢(作盗蜂吸蜜的饱食程度远大于采集归来的蜜蜂,即作盗蜜蜂腹部远大于采集蜂的腹部,因此,防盗器可以阻拦作盗蜂,不影响采集归来的蜜蜂)。
2、调整并检查蜂群。在越冬蜂培育前,对蜂群进行平群,强弱互补,使蜂场内蜂群群势基本相当,并满足蜂群繁殖需要的群势。抽出多余的巢脾,使蜂群达到蜂脾相称,甚至蜂多于脾,避免巢内边脾外露,提高蜂群保温效率,节约内部消耗,尤其是中蜂有密集的喜好。对失王群及时诱入产卵新王或拆分合于附近蜂群。有病害(中蜂有棉虫、意蜂有蜂螨)威胁的蜂群应及时处置。
3、贮蜜充足。在越冬蜂培育期,外界温度趋低,蜜源有限,巢内安全贮蜜量要求提高,而巢内大量幼虫哺育,幼蜂生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贮蜜,同时在越冬蜂培育期,也是蜂群越冬贮蜜的主要时期,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蜜脾或贮蜜饲喂。
4、防止撒蜜或蜜脾外露。在越冬蜂培育期,贮蜜饲喂及奖励饲喂时,第一次饲喂应在傍晚,先强后弱,在各蜂群内有一定的贮蜜量后,饲喂时间不再受限制。在饲喂或调蜜脾时,应避免糖浆或蜜汁外撒。对蜂场内的蜜蜂、白糖、蜜脾、老旧巢脾,巢础等应妥善保管,避免蜜味、蜡味飘洒。
5、各蜂场应保持安全距离。在越冬蜂培育期,蜂群的贮蜜消耗比较大,尤其是意蜂哺育量大,体格大,自身的消耗也大,中蜂场应与意蜂场保持5公里以上的直线安全距离,中蜂场之间同样如此,即使自己能保证本蜂场不发生盗蜂,也不能排除附近蜂场的蜜蜂不作盗。
6、逃群应及时处理。蜂场出现逃蜂后,原群内的残蜜脾应调入其他蜂群的隔板外,让蜜蜂清理,清理结束后,对蜂箱、巢脾集中熏蒸消毒待用。
7、防止和平盗。越冬蜂培育期,不可避免的分蜂,应保留新分群(蜂王为产卵老王,有必要的话,可以用储备新产卵王更换,蜜蜂以青壮年为主),拆分原群(蜂王为王台或处女王,巢内的蜜蜂以幼蜂为主,拆分后回蜂少)。
结束语:在蜜蜂养殖过程中,盗蜂较为常见,尤其中蜂群,盗蜂应以预防为主,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正确管理,规范操作,能有效的预防盗蜂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