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蜜蜂网 - 蜜蜂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M.biz | 商业搜索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信息来源:mmmiii.com   时间: 2019-10-09  浏览次数:9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柴金龙导演这次对话的对象是电影美术指导贤瑞清,人称蜜蜂先生,可能大家对电影美术这个行当不太了解,但是并不影响大家交流,贤瑞清先生现场非常低调诚恳,甚至有一种农民的亲近和朴实感,因为当天俺迟到了不清楚柴导开场是如何介绍的,后面对话时才知道贤瑞清先生在行当里做的非常棒,下面是一些记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有所启发,理解错误或者笔误还请见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01.真的没什么好讲的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请点【电影 《金山》剧照】击输入图片

柴导让贤瑞清先生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工作,贤瑞清说了好几次“其实没什么好讲的”、“真的没什么好讲的”,说自己过去受的那一点点文化熏陶在今天真的不算什么,学习是一个一直一直不停的过程,从小到大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昨天的学习,对明天很重要,坐在这里就是分享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大家有点用,其实大家都是在不同的方向奔跑,不同方向都有自己的高度。

把自己专业的东西给人分享其实挺假的,占用大家时间讲述专业的事情意义不大,每个人沉下心来想想自己行业的事情时,那些起起伏伏的过程其实跟其他行业都是一样的,那些过不去的坎,那些坚持做下去的心情都一样。柴导说贤瑞清先生二十年前曾经严厉而又诚恳地教育过他,当时的柴导特别喜欢抬杠,而且还沾沾自喜那种感觉,贤瑞清先生当时拿出一本书,上面印着李大钊的“不骛于虚声……”,无声的举动把柴导给镇住了,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情景,不过贤瑞清说自己完全不记得这事了,这可能就是不同人的特点,有位真诚勤恳多才的朋友真好,看得出柴导受益良多,不过柴导也是有慧根,换别人可能早就断交啦。

谈到电影美术技术问题时,贤瑞清先生说电影的技术其实不难,真正难的是后面的想象。柴导旁边补充,电影美术其实是有门槛的,很多独立或者实验性的电影在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可能十年内都无法使用到电影美术服务,也不仅仅是资金问题,也有的是制作方太着急,忽略了电影制作本身,好的电影里面美术指导地位其实非常高,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导演。柴导说贤瑞清说的没什么,其实是在努力后的没什么,之前那些专业的深入学习是不能省的。

02.现场的一些互动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电影 《黑白照片》剧照】

大舞台、小剧场其实没有差别,不要带有歧视的心理,很多小制作也有很多有力量的东西在里面,不仅仅是看资金的大小。

寻找一种非说教的感知,要敢于面对自己的孤独、无力和微不足道,勇于朝自己的短板突破。为什么被叫作蜜蜂?2003年左右事情吧,可能蜜蜂比较顺口,当时自己到处跑,司机开玩笑叫自己蜜蜂,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会蛰人。

梦幻感的电影,对美术要求更高,贤瑞清先生自己的感受是光、形、影是一体的,物和光没法割舍开,在这一点上大片和小片没差别,景必须配合电影,为电影服务,否则再大的景也没意义。

舞台上的光线与生活中的光线不同,舞台灯光更汇聚,可以照射到人物不同位置,根据需要突出面部表情或看肢体动作,柴导说贤瑞清先生也做过话剧灯光,甚至美术馆设计,涉猎范围非常广。

03.上海的共同回忆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电影 《师父》剧照】

2000年在上海的时候,两人租的中心的车库,夜里经常一起去上海的酒吧,两人11点多走路过去,然后凌晨2、3点再走回来,其实路程不远,也就20来分钟,但是晚上回来时要走上几个小时,走着走着柴导就不见了,跑去跟小卖铺的人聊天,而贤瑞清先生这时就沉醉于外滩的建筑,夜里的淮海路和白天的完全不一样,是另外一种东西,那种印象非常深,以至于给自己后来的美术造型很多启示。

沿着适合步行的路走,上海老城、租界、城市区结构不一样,有种时间叠加的层次感,蛮有意思,柴导和蜜蜂两个人走在同一条道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最后的目的地也不同。

贾樟柯当年做世博会片子时有阵子眼睛不好,后期就是沿着上海街道走,寻找灵感,散步的心态,别有想法。

柴导说自己当时属于流浪者,贤瑞清学校有宿舍,自己黏着人家蹭福利,讨好型的人格么,嘴甜、手勤、腿勤,其实学美术的人并不是人人都和贤瑞清先生这样好交流的,但是一旦成为朋友,那种友谊又是很稳固的。

创作状态。干活的时候可能更多是需要经验,先依靠经验把活干了,然后再去创作,人需要放弃一些东西,先努力做,以后不知道怎么就得到期望的东西了。

夜上海很美,酒吧像是夜色中的博物馆,陈设、光效还有各种主题都非常美,当年柴导经常逛的由纺织厂改的哈雷酒吧,后曾被电影苏州河取景。

江南呼吸的湿度不同,包围你的东西不一样,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去是感受不到的,原来转瞬即逝的感觉是那么令人珍惜那么让人难忘。

柴导说故乡的场景用电影视角观察,就会发现时间的流逝,小时候的、学生时代的和现在的有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电影是一种穿越的艺术,在同一空间显示不同时间的东西,或者同一时间显示不同空间的事物,非常迷人,所以特别希望保留家乡的旧建筑,只要那些旧的东西留着,当年的时光就还在。

04.未来的旅途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电影 《匹夫》剧照】

柴导喜欢推崇蜗牛和蜗牛的观众,总说现场的人或许某天就会是某领域的思想家,如果一个时代因为我们的投入而不同会特别欣慰,这话苏老板爱听。

贤瑞清说自己经历了大陆电影从不景气到井喷再到现在回归平静,其实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特别需要人,需要有兴趣的人,有学历、有表达欲望的人进来。刚开始会有一两年漂泊,但是后期收入还是非常有保障的。娱乐圈和网剧、电影是不同的,查税收其实挺好,给行业更好的保障,可以安心去创作,给后面创作铺平了道路,年轻人如果进来跟过去不一样,薪水也不低,剧组也愿意培养人,跟过去不一样啦,2003年那会大陆一年过审的电影才7部,而香港一周就能拍7部,当然现在机会多了也会有问题,会有草台班子也会有骗子。乐观的心态跟柴导不同,一个春天一个寒冬。

商业运作和艺术创作不是一回事,偏见会让人错过生命中的美。柴导说注意贤瑞清先生走路的方式,会很有启发,不过俺还没看到就撤退了。

文字信息量最大,更丰富,剧本是一剧之本,所有的工作都是把剧本的信息展示出来,归根结底文字才具有最大价值。

大雪!做一件事,由着心出发就去做,可能会无意中触动到别人,但是别谋这事,享受这个过程。

生不逢时的错觉,本分就是自己的技术工作,做出来就好了,不去评价,说不定某天会有人欣赏。每件艺术品作者都有付出了很多心血,艺术创作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通。

柴导说他的一个朋友,每年春天春风又去吹起的时候如果不去考电影学院对他来说是一种痛,就是喜欢体验那种痛。对于电影,喜欢的电影就去看,如果看的很多了可以再去找原来觉得枯燥的影片看。

做事情先吃苦,苦甜其实同一件事。

柴导说羡慕老贤,那么坚持那么淡定。

诗意旅行访谈录·柴金龙导演对话电影美术师蜜蜂先生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蜜蜂网证实,仅供您参考